Home >Cooper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陈小元教授来我所访问交流

日期:2017-01-12

2017年1月11日下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陈小元教授应段友容教授邀请来我所访问交流。

陈小元教授现任NIH生物医学影像及医学工程所(NIBIB)终身资深研究员,分子影像及纳米医学实验室主任。同时,他是Theranostics杂志的创刊主编,ACS Nano等多家杂志的编委,美国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会(SNMMI) Radio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uncil (RPSC)主委,中美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技术学会(CASNN)主委。他的科研方向主要涉及体外诊断,体内成像,基因/药物的纳米载体,以及诊疗一体化。

在学术报告开始前,陈教授在段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公共平台。期间,段友容教授向陈小元教授介绍了肿瘤所的科室分布、研究方向及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等,并就今后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作了简单的交流。

随后,陈教授以“Cancer Nanotheranostics”为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覃文新副所长主持报告并致欢迎辞。在报告中,陈教授深度分析了目前诊疗一体化的趋势,并以纳米诊断治疗为主题,举纳米金为例,从其外形结构、化学稳定性、生物适应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方面入手阐述纳米材料在癌症诊断治疗上的优势。他强调,由于纳米颗粒独特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其可以携带可体外检测的高敏感生物标志物。但成像探针的研究目前仍面临着挑战,只有当其体内成像结果被证明是可靠的、可重复的和可量化的,它才能被医学界、制药厂家及FDA所接受应用于疾病诊断、临床试验及药物开发。陈教授认为,纳米诊断治疗将成像与治疗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其独有的优势,其他诊疗方法都无法做到,但在实际临床应用前仍需解决靶向性、免疫应答、实际/感知毒性等问题。

在精彩的学术报告后,陈教授与在场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就如何增强纳米颗粒的靶向性、如何确保纳米颗粒所载的siRNA不会在溶酶体中降解、包阿霉素dox的纳米颗粒在何种条件下释放能进入细胞核发挥最大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大家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的新的思路。

 

 

 

 

 

 

 

 


ICP备案号:沪ICP备15036656号-1 版权所有:上海市肿瘤研究所